從《爸爸》探看近期港產片的父親新形象
記得在《正義迴廊》(2022年)上映時,翁子光接受訪問,表示在拍完《踏血尋梅》(2015年)後,已無意再導演奇案片,因此將《正》片交由何爵天執導,自己出任監製。不過,事隔兩年,翁子光導演的新作《爸爸》卻又是取材自一宗奇案。影迷不禁有疑問:他為甚麼會「食言」?
記得在《正義迴廊》(2022年)上映時,翁子光接受訪問,表示在拍完《踏血尋梅》(2015年)後,已無意再導演奇案片,因此將《正》片交由何爵天執導,自己出任監製。不過,事隔兩年,翁子光導演的新作《爸爸》卻又是取材自一宗奇案。影迷不禁有疑問:他為甚麼會「食言」?
近幾年香港電影市場有不少大反常態的現象,傳統智慧已不能作準。在一年之前,有誰會料到,今年其中兩部最重要的港產大片《焚城》和《破。地獄》竟會於並非黃金檔期的11月先後上映?
說到港產片能打入國際市場的類型,最主要的毫無疑問是動作片。第一部能在西方市場賣座的港產片是邵氏公司的《天下第一拳》(1972年,南韓人鄭昌和導演,羅烈和汪萍主演)。該片1973年在美國和英國均創出熱潮,更曾經是美國兩個星期的賣座冠軍。
今年暑期,香港的電影院近乎完全沒有港產片開映,要到8月底,才有個別較類近傳統黑社會電影的商業製作推出,但看似欠缺新意。因此,在9月中上映的《我談的那場戀愛》,大概是「餓戲」已久的港產片迷樂於捧場的作品。
近年香港開始較為注重流行文化的歷史保育工作,不論是電影、音樂或文學,都有不少有心人就著過去的重要課題做記錄和研究,可是也有一些範疇比較為人忽略,做相關鈎沉工作的人不多。
已經是兩年多前的網上爭論:2021年底,網上意見領袖(KOL)蕭若元在節目中說,香港電影已不可能回復上世紀70、80年代的盛況。
去年4月,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專業精神獎」頒予影評人羅卡(本名劉耀權)和石琪(本名黃志強),以表揚他們的影評工作對電影業的貢獻。
今年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鏞)的百歲冥壽,香港有不少紀念活動,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中也有相關節目。
談到近年香港由新導演創作的寫實小品電影,網上最近流傳一個形容,指這些作品像昔日香港電台(下稱港台)拍攝的《鏗鏘集》,關注社會議題,手法以寫實為主,固然有可取之處,但論類型、格局和風格,無疑有其局限,不夠多元。
一部電影如果叫好叫座,片商期望拍攝續集,票房會較有保證,是合理不過的盤算。這種情況在昔日港產片全盛時期尤其「瘋狂」,例如著名編劇文雋就曾多次在訪問中提及,由他編劇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年,即《古惑仔》系列第一集)於該年1月底的農曆新年前檔期上映,票房意外地十分理想。
在2023年尾、2024年伊始最受人注意的港產片,毫無疑問是《金手指》:宣傳標榜這部電影是梁朝偉和劉德華繼《無間道III》(2003年)後、20年來的首次合作,更有傳《金》片的製作開支高達3.5億元,引人注目合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