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應烏克蘭人道危機,老牌樂隊 Pink Floyd 相隔廿八年再推扣人心弦新作

參與灌錄《Hey Hey Rise Up》的樂隊成員,左二及左三分別為Pink Floyd原裝成員David Gilmour和Nick Mason。
參與灌錄《Hey Hey Rise Up》的樂隊成員,左二及左三分別為Pink Floyd原裝成員David Gilmour和Nick Mason。

西方流行樂壇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早有關心國際局勢和社會民生的傳統,從來不乏宣揚反戰、環保或其他社會議題的作品,而且更不時聯手舉辦大型活動籌款,為受大眾關注的事件籌款。至今令資深樂迷記憶猶新的有「No Nukes」(1979年,反核)、「Live Aid」/「Band Aid」(1985年,埃塞俄比亞饑荒),以及「America: A Tribute to Heroes」(2001年,援助911事件死難者家屬)等。

今年最受注目的國際大事,除了新冠肺炎繼續肆虐外,自然要數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戰爭自2月下旬開始以來,西方的演藝界人士作出聲援的不少,但卻沒有較大型的行動──直至老牌搖滾樂隊Pink Floyd於4月7日透過Twitter宣佈,將於翌日午夜發表新歌《Hey Hey Rise Up》,歌曲所有收益捐贈予烏克蘭人道救援基金(Ukraine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成為西方樂壇至今對烏克蘭最矚目的聲援。

Pink Floyd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開創藝術搖滾(art rock)和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的經典樂隊。他們的唱片《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曾在美國最暢銷二百大唱片榜連續上榜九百一十七星期(逾十七年),至今仍是紀錄;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和《Q》均曾將該張唱片列為歷來最佳的前衛搖滾唱片,可見其影響力極為深遠。樂隊近年雖不算活躍,靈魂人物、低音結他手Roger Waters早與其他隊員鬧翻,鍵琴手Richard Wright也已於2008年逝世,但樂隊在主音結他手David Gilmour領導下間中舉行的表演和推出的唱片仍然頗受樂迷歡迎。

《Hey Hey Rise Up》推出的消息傳開,立即成為熱門新聞,除了社會意義外,更因為這首歌是Pink Floyd自二十八年前的《The Division Bell》(1994)唱片以來,首次發表新創作的歌曲(2014年推出的唱片《The Endless River》用的是《The Division Bell》時期的作品,作純樂器演奏),自然惹來樂隊的歌迷關心。

《Hey Hey Rise Up》的封面設計,Pink Floyd的字樣用上烏克蘭國旗的顏色,中間的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
《Hey Hey Rise Up》的封面設計,Pink Floyd的字樣用上烏克蘭國旗的顏色,中間的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

這首歌雖是Gilmour的作品,但其中也摻雜烏克蘭元素。歌曲開首和結尾均用上了烏克蘭歌手Andriy Khlyvnyuk唱該國傳統民謠《Oh, the Red Viburnum in the Meadow》的片段,歌名《Hey Hey Rise Up》也是譯自該首民謠的最後一句歌詞。Khlyvnyuk是樂隊Boombox成員,今年2月,樂隊在美國巡迴表演期間,他中途離隊返國參軍。

Gilmour說,正是Khlyvnyuk令他萌生創作歌曲支援烏克蘭的念頭。他看到Khlyvnyuk回國後穿上軍服在Sofiyskaya廣場唱上述歌曲的Instagram錄像:「他站在那座美麗的教堂前歌唱,由於戰爭爆發,當時市內萬籟無聲。那一刻很神奇,我覺得或許自己可以做點甚麼……看到那些戰爭場面,想著『我有甚麼可以做』,實在很難受。」他想到,Pink Floyd推出一首新歌,會獲得廣泛的支持和宣傳,他們可以藉此為人道救援機構籌款,以及提振士氣。

Gilmour坐言起行,邀請Pink Floyd原裝成員、鼓手Nick Mason歸隊,並且找來低音結他手Guy Pratt和鍵琴手Nitin Sawhney 助陣。他們於3月30日在Gilmour居住的莊園中錄音和拍攝錄像。歌曲和錄像於約一個星期內迅速完成製作,4月8日開始在各音樂串流平台和YouTube上架。

其實Pink Floyd與烏克蘭早有淵源。除了Gilmour的女婿是烏克蘭人外,樂隊於2014年推出《The Division Bell》的二十周年紀念版時,《Marooned》一曲的音樂錄像就是在切爾諾貝爾事故而荒廢的烏克蘭城市普里皮亞特拍攝的,錄像中盡見市中的頹垣敗瓦,由此可見樂隊一直關心烏克蘭。

樂隊久已未有新作,樂迷自然關心《Hey Hey Rise Up》能否媲美昔日佳作。歌曲以Khlyvnyuk的歌唱開始和結束,中間是Gilmour創作的旋律,由Pink Floyd演奏。平情而論,這首長度不及三分半鐘的作品,不可能有如樂隊黃金時期的經典名作那樣結構複雜嚴謹,氣魄恢宏,但是歌曲的旋律、編排,以至結他的彈奏,仍然有濃厚Gilmour的風格,音韻扣人心弦,加上Khlyvnyuk的動人歌聲和錄像中的戰爭相關畫面,歌曲依然十分動人。

《Hey Hey Rise Up》音樂錄像

當然,網上還是有批評,例如有死硬派樂迷覺得,沒有Waters 就不是Pink Floyd,覺得Gilmour不應用樂隊名義推出新歌,但現實是Waters於1985年已主動離隊,而且,正如《Classic Rock》雜誌作者Fraser Lewry所說,這首歌的意義大於音樂價值:「很可能,對於一些逃離了基輔或其他地方的人來說,《Hey Hey Rise Up》籌集到的金錢帶來的影響,遠比他們聽過《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或《The Wall》為大。」

分享: